扬州网讯(通讯员 扬开组萱 记者 史盼盼) “以前没有充电棚,咱们的电瓶车到处乱停乱放,充电也不方便,还存在安全风险隐患,而现在全都解决了!”日前,站在刚刚建好投用的电瓶车充电棚内,家住文汇街道金林社区崇文苑2栋的居民苏春美和记者说,“这个充电棚可是我们居民自己花钱建起来的,大家伙都是充电棚的‘主人’。”
崇文苑2栋没有车库和专门的充电设施,随着小区电瓶车数量的持续不断的增加,生活在这里的十几户居民常常面临着车难停、电难充的困扰。居民平日都将电瓶车停放在单元楼的一楼大厅里,遇到下雨小雪等天气,大厅里的车辆更是停得满满当当。
“整个大厅都是车,已经影响了我们出行,而且充电要跑蛮远的地方,早上出门上班、送孩子上学,时间就特别赶。”苏春美说,未解决这一难题,打造更安全、便捷的居住环境,她和几位邻居动了自掏腰包建设电瓶车充电棚的念头。
心动不如行动。热心的苏春美带头冲在前,除了在群里询问居民意见,还挨家挨户上门沟通,最终征得2号楼所有居民的一致同意。金林社区党委也积极促进这一民生实事,积极协助居民沟通消防部门,现场勘查位置,并指导居民通过公开的方式开展选址征集工作。经过一段时间的沟通协调,最终选定了2号楼北侧闲置的空地作为电瓶车充电棚的建设地点。经过近一个月的紧锣密鼓施工,一座充电棚拔地而起。
“棚里共有17个充电插位,一户一个,扫码就能充电。我们还安装了摄像头,让大家更放心地停到棚里。”苏春美说,自1月初充电棚建好后,楼栋居民电瓶车纷纷“入驻”。
“自治共治、共建共享,这处充电棚是居民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生动案例,更是和谐邻里关系的展现,为解决老小区电瓶车充电问题,提供了安全可靠且可推广的样板。”金林社区党委书记张兆龙表示,将号召辖区居民向苏春美等热心居民学习,用切实行动原地升级“幸福指数”,为参与社区基层治理贡献力量。
欢迎来电咨询:400-114-7977 地址:宿迁市宿城区栖霞山路22号